新中国家庭教育简史:概念进展与简历梳理
发表时间:2022年08月04日浏览量:
2020年新冠肺炎突发肺炎,延误了各级学校开学时间,“猛兽”被困家中。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教育作为教育系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这个特殊的时刻得到了强调。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他们的第一任老师。
回顾和总结家庭教育的历史,将对后疫情时代家庭教育的今天和未来城市有所启示。中国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家庭教育。
“儿孙贤惠,家道兴旺,儿孙不贤惠,家道败落。”教育好不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贤惠。教育的责任首先在于父母,即“养或不教都是父亲的错”。
家庭教育从胎教开始。历史记载中最早的典型胎教是王文的母亲。当她爱王文时,“她不看邪恶的颜色,她的耳朵不听淫秽的话,她不能说出来,但她生下了王文。”圣王胎教的方法,书的玉版,代代相传。
胎教之后,《三字经》 《百家姓》 《千字文》 《千家诗》 《门生规》 《颜子家训》 《朱子家训》等启蒙教材逐渐形成。有着以家治国、平天下信念的医生,大多有意识地用家训、诗词歌赋来整理家居,教育子女和孙辈,并留下了《曾国藩家信》 《家信十六通》 《蒙养镜序》等家庭教育的例子。
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勤劳朴实、爱人爱物、清清白白的性格,形成了早教、以德爱童、言传身教、因材施教、宽严相济的教育原则和方法,给中国的后代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但由于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儿童死亡率高,社会文化制度以及儿童认识的局限,我们今天仍能感受到祖先的辛酸和无奈。
中国近代家庭教育是在历史的剧变中进行的。除了传统家训,家训,家书等。其他地方也写家庭教育的书,设立相应的机构,并举行公开的讨论和实验,如严复、梁启超、朱庆兰、陈鹤琴、潘光旦等。
中国悠久的家庭教育优良传统、寄希望于救亡图存的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以及教育思想在西欧的传播,带来了现代家庭教育的两大变革:一是打破了以父母为中心,倡导父母尊重孩子独立的人格和意志的教育理念。第一,以父母意志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模式受到攻击。例如,陈鹤琴写道:“我们在中国的旧家庭对他们的孩子非常严格。
古代有句话叫‘君欲臣死,父欲子亡,子不得不亡’。所以父权制越来越重要,而孩子的意志越来越浅薄,未来失去了自由和幸福。
”。另一方面,蔡元培倡导“尊重自然,彰显个性”的教育原则,陈鹤琴主张尊重儿童的独立性。
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父母千万不要替他做。人是自己的主人,父母要给孩子更多的支持和关爱,努力开发自己的潜能。父母应该帮助孩子更清楚地认识自己,给予他们更多的尊重和接纳,培养他们的自信和自尊,让他们学会自己做决定。
第二,现代知识分子对家庭教育中的“救国”任务有着强烈的意识,打破了传统家庭教育的局限性,倡导家庭教育要面向未来、面向国家、面向社会。1906年严复在《人民教育》中认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兴衰的关键在于国民素质,粗犷的国民素质取决于幼年时的家庭教育。一些学者呼吁:“我们必须知道,家庭不是为了过去而存在,而是为了未来而存在。
我的孩子们回答 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医疗水平不断提高,婚姻家庭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家庭教育在观点、理论、政策和实践上都不同于传统和现代的家庭教育,即逐步改变不同阶层之间巨大的教育差距。1950年6月1日,为了庆祝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国际儿童节,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宋庆龄为儿童节题词,并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年发表社论,表达了家庭教育的现实和任务:“旧社会儿童的观点、方法和习惯仍在一定程度上占主导地位,打骂儿童的习惯仍普遍存在于全国大多数家庭.创新家庭教育应该列为我们在教育中关注的一个项目。
”这一时期,传播了马卡连科、苏霍姆林斯基等前苏联教育家的思想,如:在家庭中向孩子的心中播下爱的种子,引导孩子爱父母、爱家庭、爱他人、爱祖国;覆盖孩子纯真的心;教会孩子思考,引导孩子审视自然和周围的世界,发现各种事物和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让孩子在头脑中长出“思考的翅膀”、“知识的飞跃”;在家庭中进行劳动教育,首先要培养孩子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知道劳动是幸福的创造者的情感,其次要让孩子掌握各种劳动技术,培养良好的工作习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和信息化进程以及“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我国家庭教育面临着深刻的挑战和机遇。家庭规模逐渐缩小,重点家庭逐渐加强和扩大,家庭类型日益多样化:单亲家庭、留守家庭、两地分居、跨国婚姻等。
都包含着对家庭教育的巨大需求。在科教兴国的大背景下,随着家庭教育需求的不断增加和各界人士的努力,家庭教育逐渐受到重视。《全国家长学校事情指导意见(试行)》,1995年通过,提出学校和教师可以为学生家长提供家庭教育指导。1996年,全国妇联和教育部发布了第一个家庭教育五年计划。
1998年,全国妇联和教育部联合公布《全国家庭教育指导纲领》。2010年2月,全国妇联、教育部颁布0103010。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家庭教育更加高的重视,中国家庭教育进入自觉建构期。2015年团拜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岂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岂论生活格式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2018年9月,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妥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将家庭放在很是重要的位置上,“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资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教育、妇联等部门要统筹协调社会资源支持服务家庭教育。全社会要担负起青少年发展成才的责任。
”2019年5月,修订了《全国家庭教育指导纲领》,突出强调了“家庭教育重在教孩子如何做人”“家庭教育是家长和儿童配合发展的历程”“尊重儿童发展纪律是家庭教育的前提”“尊重和掩护儿童权利是家庭教育的基础”等焦点理念,指导家长认识到陪同对于儿童发展的重要性,学会建设良好的亲子依恋关系,不用电子产物取代家长陪同儿童,多与儿童一起举行亲子阅读。处置惩罚很多多少子女家庭的亲子关系、子女间的关系,让每个儿童都获得康健生长。 在这次疫情中,每个家庭的教育都获得了一次磨练,对于问题和履历,家长们可以实时举行总结,为日后越发自觉地举行家庭教育奠基基础。
家庭教育本质上是生活教育,过什么样的生活,便受什么样的教育。家长们可以过更自觉的生活,举行自觉的家庭教育,罗致千百年来所积累的富厚的、名贵的教育履历,厘清自己的教育价值观,遵循家庭教育获得验证的原则与方法,如及早教育、爱要与严格要求相联合、家长的教育要只管一致、言传身教等。
在当下和未来,能够使我们的家庭成为孩子们最坚实、最温馨的发展乐园。 (作者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泉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刘巧利接待关注中国社会科学网微信民众号 cssn_cn,获取更多学术资讯。
本文关键词:华体会体育app下载,新中国,家庭教育,简史,概念,进展,与,简历
本文来源:华体会体育app下载-www.kinfavorgroup.com